在全球“双碳”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公共设施领域正迎来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节点。作为全球光伏行业技术领导者,晶科能源凭借自主研发的N型TOPCon技术与Tiger Neo系列高效组件,联合蓝鲸SunTera储能系统,推出全场景适配的公共设施光储融合解决方案,赋能机场、地铁、医院、学校等场景实现能源效率跃升与低碳转型,持续巩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领军地位。
晶科能源N型TOPCon技术以“三高四低”核心优势(高效率、高发电量、高双面率;低衰减、低温度系数、低BOS、低LCOE),重新定义公共设施能源场景的技术标准:
l 卓越的发电性能:第三代Tiger Neo组件基于HOT4.0电池技术平台,最高功率达670W,单位面积发电量提升15%以上,适配空间受限场景;85%双面率显著捕获地面反射光,综合发电增益较传统组件提升10%-30%,尤其适用于高反射率屋顶与停车场。
l 全生命周期可靠性:首年衰减仅1%,年均线性衰减0.4%,30年功率质保承诺保障长期收益;通过UVID90 kWh/m²加严测试(6倍IEC61215 UV15kWh/m²行业标准),晶科TOPCon组 件展现了卓越的抗紫外衰减性能(2%以内),满足高湿度、高盐雾等严苛环境需求。-0.29%/℃低温度系数与优异弱光响应设计,确保高温、阴雨等复杂气候下的稳定电力输出,为医院、地铁等场景提供全天候供电保障。
针对公共设施能源管理痛点,晶科蓝鲸SunTera 6.25MWh储能系统以“三高两低一长”(高能量密度、高安全性、高效率;低运维、低辅助功耗;长寿命)为核心竞争力提供四大核心价值:
l 灵活部署与智能运维: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扩展,兼容光储一体化场景(如机场微电网、医院备用电源); “端-域-云”一体化平台,实现远程监控、故障诊断与能效优化,降低运维成本30%。
l 经济性与政策适配:能量密度提升25%,单位容量成本降低15%,支持峰谷套利与容量补偿政策(如内蒙古0.35元 /kWh补偿); 符合国家长时储能战略导向,助力公共设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,提升收益。
依托技术领先性,晶科能源已为全球数十个国家提供定制化公共设施解决方案,在交通枢纽的典型案例有上海地铁14号线12MW“光伏+地铁”项目、陕西省榆林机场3MW分布式电站;在医疗教育板块有南非约翰内斯堡719kW医院光伏项目、海南10MW校园屋顶电站;在绿色建筑板块有迪拜5MW BIPV光伏幕墙、山东菏泽零碳艺术中心,将光伏组件与建筑美学深度融合;同时,在全球多个公共领域开展光储协同,蓝鲸SunTera液冷储能配套Tiger Neo组件,实现峰谷套利与电网稳定性双提升,投资回报周期缩短30%。
公共设施是城市碳中和的关键阵地,晶科通过TOPCon技术迭代与光储协同创新,已为全球客户减少碳排放超百万吨。未来,晶科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,推动能源系统从‘单一供能’向‘智慧融合’升级,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‘中国方案’。
关于晶科:
1、全球最大组件制造商:六次获得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,2024年达99.6GW,市占率超20%,累计出货突破300GW,稳居行业龙头 ,2024年全球前五大组件厂商中唯一盈利企业。
2、全球化程度高: 海外营收占比70%,全球35个分支机构,10余个生产基地分布于中国、东南亚、中东和美国,累计服务全球近200个国家地区4000多家客户。
3、领先技术:27次打破光伏产品效率和功率的世界纪录,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3.84%,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26.5%,研发投入占营收6%-7% ;
4、专利布局:公司累计共申请专利近4200项,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2800项,其中N型TOPCon专利462项,专利数量和价值位于国内第一,全球第二。
5、数字化: 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,AI优化生产排程与能效管理,单位制造成本降低30%,交付效率提升40%;获国家级“数字领航企业”认证,构建智慧供应链体系;
6、ESG标杆企业: 全球首家通过SBTi三大气候目标认证,绿电使用比例53.3%,减排1.5亿吨CO₂,已建9座零碳工厂,行业首家加入RE100/EP100,MSCI评级BBB级,领跑光伏低碳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