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消费生活

从硬件创新到生态赋能 江苏彩虹深度拆解智能候车亭五大突破

当 5G、物联网、AI 算法与城市公交系统深度融合,智能候车亭正从 “钢铁支架 + 广告灯箱”的传统形态,进化为集精准服务、绿色能源、数据交互于一体的智慧出行枢纽。江苏彩虹智能公共设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技术领军者,以五大核心突破重新定义智能候车亭的价值边界,推动 “公交最后一公里” 进入全场景智能化时代。



一、精准出行:毫米级定位重构时间体验

候车亭的核心价值在于 “时间管理”。彩虹智能候车亭搭载的北斗融合定位系统,实现公交到站预测误差<30 秒,较传统 GPS 方案精度提升 40%。通过 5G 网络实时同步车辆位置、客流密度等 18 项数据,结合自研的 AI 调度算法,将公交准点率提升至 92%,乘客平均候车时间缩短至 6.8 分钟。更通过电子水墨屏动态显示拥挤度预警,帮助乘客合理选择乘车时段,从 “盲目等待” 转向 “精准规划”。

二、能源革命:双模式供电破解续航难题

针对城市能耗管控与乡镇离网场景的双重需求,彩虹推出 “太阳能 + 市电” 双模式供电系统。顶部光伏板采用高效单晶硅组件,支持 3 天阴雨天气持续供电,实现能源自给率 80%,年减少碳排放 3.2 吨。该技术同步适配乡镇偏远地区,在湖北长阳农村项目中,通过低功耗设计将单亭日均能耗控制在 1.2 度,彻底摆脱对传统电网的依赖。



三、交互升级:多模态交互重塑服务界面

从触控屏到语音交互,彩虹智能候车亭构建了 “视觉 + 听觉 + 触觉” 三维交互体系。10 点电容触控屏集成政务查询、旅游导览、失物招领等 12 项功能,支持方言唤醒与无障碍语音导航,使老年群体使用率提升 60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其自主研发的 “环境光自适应系统”,可根据昼夜光线自动调节屏幕亮度,能耗降低 35% 的同时,彻底解决强光下 “屏幕盲视” 问题。

四、结构创新:模块化设计破解定制难题

面对城市个性化需求与规模化生产的矛盾,彩虹独创 “1+N” 模块化架构:1 个标准化核心功能模块,N 个可替换定制组件。通过替换铝合金木纹侧板、嵌入式景观灯,72 小时内完成 30 座候车亭的地域化改造,成本较传统定制方案降低 28%。该设计同时支持快速运维,单块功能组件更换时间从 4 小时压缩至 20 分钟,运维效率提升 75%。



五、数据赋能:云平台构建出行生态

智能候车亭的终极价值在于数据资产沉淀。彩虹自主开发的智慧公交云平台,可实时汇聚候车亭设备状态、客流轨迹、环境数据等 200 + 维度信息,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。在湖南长沙项目中,通过分析候车亭扫码充电频次与周边商业设施分布,辅助优化 3 条公交线路走向,使站点辐射范围内商业客流提升 18%。平台更开放 API 接口,支持与共享单车、网约车系统数据互通,率先实现 “一屏查询全域出行方式” 的无缝衔接。

从传统钢铁框架到智慧出行枢纽,智能候车亭的进化史本质是技术落地场景的拓展史。江苏彩虹智能公共设施有限公司以 “硬件即平台,数据即服务” 为理念,不仅实现从单点设备到生态系统的跨越,更在城市的实践中证明:当技术创新精准对接出行痛点,候车亭将不再是孤立的基础设施,而是城市智慧交通网络的 “神经末梢” 与 “价值接口”。随着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加速,彩虹正以六大核心技术为支点,撬动候车亭产业从 “功能叠加” 到 “生态赋能” 的历史性跃迁。
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微信公众号